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A.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司”本是唐代六部下属的官名,但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往往因财政困难,甚至有宰相自兼司职的。在宋代又变成政府财政权专握在司的手里,独立设置“三司”机构。宋代三司的设置
A. 只是为了分割宰相财政权力
B. 使政府职能发生部分转变
C. 调和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D. 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唐会要》记载,李素立归家守孝,按规定应免除官职,但唐高祖李渊特敕有司“夺情”(即免于守制),授予七品清要官。主管部门拟授雍州司录参军,李渊认为“此官要而不清”。又拟授秘书郎,李渊说,“此官清而不要”。后改授侍御史,李渊才满意。据此,以下对“清要官”解释正确的是
A.古代官员归家守孝时的官名 B.兼有参军和秘书职能的官员
C.品级不高但职位显要的官员 D.为官清廉被授予要职的官员
“公平公正”“有教无类”成为近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阳光能否照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这也是古今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一。以下重要制度能较好体现以上理念的是
A.按嫡庶身份分配政治权力
B.按道德声望推举官员
C.按门第出身决定官位高低
D.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
A.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
B.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C.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
D.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周天子分封诸侯,要求他们“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构建了新制度,朝廷任命郡守、县令,警告他们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以宗法制为基础
C.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D.以井田制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