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重大事件 1840—1842年 英国发动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重大事件

1840—1842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年

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年

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年

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88—1889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世纪90年代

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1900—1901年

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据《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筒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1)特点:①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②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逐渐扩大;③由为满足商品输出需要到为满足资本输出需要。 (2)影响:①丧失大量主权,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②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③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④客观上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可概括出列强侵华的特点是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战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侵略国家日益增多,侵略区域的逐渐扩大;由为满足商品输出需要到为满足资本输出需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侵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丧失大量主权,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客观上促进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等方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 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 北魏保守势力反对迁都

C. 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 改革面临层层阻力

 

查看答案

以下对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者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

B.改革者壮大了本国实力

C.改革者为本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改革者个人的结局都比较凄凉

 

查看答案

部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情况一览表

 

时间

举办地

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未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奖牌榜

1976年

蒙特利尔

美国、苏联等92个

中国台湾以及28个非洲国家

苏联

1980年

莫斯科

民主德国、波兰等81个

美国、中国等66个国家和地区

苏联

1984年

洛杉矶

罗马尼亚、中国等140个

苏联、民主德国等19个国家

美国

1988年

汉城

苏联、中国等159个

朝鲜等国家

苏联

1992年

巴塞罗那

美国、独联体等169个

独联体

 

 

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

B. 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

C. 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

D. 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

 

查看答案

1973年,美国为缓和与欧日的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务负担,建议与欧日构建新大西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而日本则犹豫不决。最终该计划“流产”。材料主要说明

A.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B. 美国丧失霸主地位

C. 欧洲各国与日本结盟

D. 欧洲由经济合作转向政治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