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法律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对放债、逼债等行为也有种种限制。但在“民不举官不究”的前提下,高额利率等“违禁取利”比比皆是。这表明明代
A.专制体制崩溃,金融市场混乱
B.民间需求与国家政策的矛盾
C.商业环境宽松,经济秩序稳定
D.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丰厚利润
唐代的炼丹著作《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等即记录了火药的诞生。到北宋时,政府开始组织有关火药与火器的大规模生产,由于涉及军事机密,官方作坊要求工匠熟背制造程序,严禁外传,同时禁止硫磺、硝石出境,特别是流向辽国。据此可知
A.专制主义制约科技进步
B.政府行为主导科技发展
C.宋代火药技术已趋成熟
D.政局变迁影响科技发展
《盐铁论复古篇》认为,盐铁官营:“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该观点强调的是汉代的盐铁官营
A.以增强国家赋税收入为目标 B.旨在推行抑商政策
C.目的是维持社会势力的平衡 D.意在防止土地兼并
下表反映了汉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过程。据此可知,汉代
时期 | 措施 |
“文景之治”时期 | 丞相的属吏丞相史出刺(监察)地方,诏令中要求丞相特别关注郡县吏治 |
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 | 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即十三个监察区,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 |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 在丞相府中设丞相司直,是特设于最高行政长官机构中的专职监察官,有权监察包括三公在内的中央各级官僚 |
A.汉承秦制下的稳定性 B.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
C.刺史掌握地方大权 D.监察体系趋向职业化
材料一 侵华战争中,日寇十分重视宣传战……在华北,日寇先设有“宣抚班”,当占领一个地方之后,由其负责“以演说、唱歌、演剧以至散传单、办报纸等手法,宣传'日华提携'、'共同防共',来论证日本侵华的合理性"……同时,密切军队与民众的关系,而把握民心……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发动反共政治攻势……进一步提高舆论宣传的地位,提出“本党书刊报纸之大量发行,乃为目前最迫切之要求”……服从党的命令,尤为无可旁贷职责”,否则“邪说谬论自必乘隙而入,更形披猖”……抗战爆发后,我党我军积极开展抗战宣传鼓动,但旧有的宣传工作方法,并不完全适应抗战形势的变化,亟待改进。
材料二 抗战期间,他发表了20多首诗词……绝大多数以战地、将士为主题,如《太行春感》、《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等……这些诗词无疑体现了朱德对军事宣传的重视。不仅如此,朱徳还多次针对忽视军事宣传问题给予直接的批评……朱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辩证看待宣传的作用,把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进行的宣传工作与组织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关游击区内的宣传方法,朱德概括为文字宣传、图影宣传、口头宣传、行动宣传……但朱德却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八条注意事项,涉及用词、内容、动作、语速、时间、音量、语态、条理等,操作性极强。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朱之江《抗战时期朱德宣传战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德宣传战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朱德宣传战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材料一 显然,双方在形成一条''和平战线”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由于彼此间的极不信任,它们没能这样做。英法担心苏联利用与西方的条约扩张东欧,而苏联则怀疑英法不会在希特勒侵略时兑现援助苏联的诺言,结果就是留下苏联单独对抗希特勒。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议会演说中表示“尽管我们有着诸多的矛盾和分歧,但在对抗集权暴力国家这个全人类的问题上一直保持着一致的意见,我可以预见到未来两国并肩作战、奔向胜利的美好场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侵略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及他们的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选自''美国之音"的内評备忘录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苏联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面对不同时期西方国家的不同态度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