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一著作的目录节选,该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D.《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过程中,曾遭到英国上议院的极力反对,但国王乔治六世坚定支持丘吉尔。国王的出现,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
A.首相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君主权力
C.国王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地位 D.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马蜂》道出了雅典人对诉讼案件的热情:“最让人高兴的事……当我带着薪资回到家的时候,一家人都因了这笔钱迎接我。”这种“热情”缘于
A.陪审法庭制度 B.议事会制度 C.抽签轮值制度 D.公职津贴制度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
B |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达成 | 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
D |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 正式把“依法治国”以根本法形式确定下来 |
A.A B.B C.C D.D
1987年4月,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难道就不会出现吗?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难道香港就不会出现损害香港根本利益的事情?能够设想香港就没有干扰,没有破坏力量吗?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邓小平这里强调的是
A.香港高度自治的地位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基本法保证港人治港 D.中央政府必要的管辖权
1983年,邓小平到苏州视察,听到如下汇报:“……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迅猛发展社、队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下列项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汇报反映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B.人民公社是当地最主要的生产组织单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迅速推广
D.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