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如图是根据杜佑的《通典》绘制出三省六部的分工图,这一分工能够说明
A.唐朝政治制度最为完善 B.唐朝政治消除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
C.三省制的核心是中书省 D.三省六部制有助于减少皇权决策失误
某历史学家指出:“战国晚期,国家已开始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材料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B.皇帝制度确立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科举制逐渐形成
《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60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
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 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
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 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这表明
A.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B.历史学是基于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识
C.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D.历史文献的真伪必须得到考古的印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7月,在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之疏的第一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出四条重大拳措:一为设文武学堂,二为酌改文科,三为停罢武科,四为奖励游学。……1904年1月,朝廷正式颁布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所厘定之学堂章程,明确宣布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
材料二 1904年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学务大臣张百熙及荣庆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六人一起奏请立停科举,获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