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这种情况说明
A. 儒家学者开始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
B. 有识之士反思君主专制制度
C. 儒家经典的权威受到了质疑
D.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推动了学风的转变
明代王艮在传承阳明心学的基础上,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认为“道”就存在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这反映了心学
A. 理论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B. 进一步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C. 已具有一定的平民化趋势
D. 受到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下列思想主张最符合这种“自觉的精神”是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 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A.体现了道家的休养生息政策
B.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C.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
D.使儒学独尊的地位得以确立
根据学者许倬云的统计,春秋时期政要人物516人中出身寒微者135人,占总数的26.%;到了战国时代,在713位政要人物中,出身寒微者243人,占总数的34%。对此现象出现原因的推断,正确的是:
A.宗族制度彻底瓦解
B.世家大族向士族转化
C.宗法制度开始下移
D.私学教育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