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日军入侵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报道节选

——据(日)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整理

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军士兵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战地日记节选

——据(日)小野贤二、藤原章、本多胜——《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们》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日军士兵战地日记和《东京日日新闻》对中国军队伤亡的记述有何差异?你认为哪一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说明理由。

 

差异:日军士兵战地日记记载了日军屠杀大批中国战俘的情况,而《东京日日新闻》 则称为是中国军队遗弃的尸体,战俘仅仅几千人。 日军士兵战地日记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理由:从《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新闻标题及内容来看,其立场明显是站在日本法西斯一方,其报道赞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所以会掩饰日军在南京的屠杀,不会如实报道。19日的报道是日军自己公布的数字,并非真实情况。日军士兵的战地日记是比较个人化的记述,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其对自身屠杀中国战俘行为的记述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虽然具体数字有不同,但不同士兵的日记都有屠杀中国大量战俘记载,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大屠杀的真实性 【解析】 差异:根据材料二中“日本士兵……战地日记”,“执行枪杀一万二千人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为了处决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为了清理剩下的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25名士兵”等信息,对比材料一中“《东京日日新闻》”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万”, “俘虏数千”等信息,可知日军士兵战地日记较详细地记载了日军屠杀大批中国战俘的情况,而《东京日日新闻》则简称其为是中国军队遗弃的尸体,战俘仅仅几千人。事实:对比两个文件的出处和记录,可知日军士兵战地日记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理由:根据所学知识,从两份文件的出处、标题、内容、记录的目的和作者的身份、立场等方面分析,指出《东京日日新闻》赞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掩饰日军在南京屠杀的本质,指出其报道的不实。而日军士兵的战地日记是亲历者的记述,不同士兵的日记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大屠杀的真实性等,从而确定战地日记的真实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机构翻译西书时,引入了马达、轮胎等新名词。19世纪70年代后,一些外交官员通过日记、游记,传入了不少新语汇,如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中介绍了国会、会计等新名词。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在吸收西方新知和思想时,也传播了新语汇。这一时期的教科书多由日文翻译而来,生物学、方程式、三角等名词,就是由此翻译引入中国的。当时文章中大量采用新名词,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主持《时务报》,曾使用“压力”、“阻力”等新词。1903年出现了《新尔雅》等专门介绍新名词的专著,其中《释政》一篇使用“权利”、“义务”等日本新语,向国人介绍了全新的国家概念。

张之洞是游学日本和翻译日本书籍的主要倡导者,但在1904年,张之洞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时,专列“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瑞士风”一条。同年《东方杂志》第11期发表《今日新党之利用新名词》,讽刺使用“冒险”、“革命”等新词,称为“营利文奸”。更有人称日本名词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力主改新还旧。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晚清新名词的输入”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据学者统计,从唐到清,大约开科709次,历史文献中有名有姓的状元有600人(另有599人、592人之说),其中有籍贯可考的,为448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

——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注:历代状元数量:唐朝141人、五代16人、宋朝118人、辽朝54人、金朝30人、元朝32人、明朝89人、清朝114人、大西国(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政权)1人、太平天国3人。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1920年12月,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如果我们把一个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就有可能开发自己的矿。至于租让哪些地区,我们是有选择的。”这意味着列宁

A.对外政策的重心发生改变 B.正式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明确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D.认识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

 

查看答案

近现代某文学流派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悲惨世界》 B.《战争与和平》 C.《母亲》 D.《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19世纪后半期,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执政期间竞相改革。保守党政府通过了《公共卫生法》等法令,对工人的生活条件、劳动环境等进行规范。自由党比较关注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议会一再通过改革法令扩大选举权。这些改革反映出

A.两党纲领完全一致 B.两党都在极力争取工人选民

C.不同阶级实现了权利平等 D.工业革命消除了阶级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