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记载的是1867~1892年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变动情况。表内记载情况表明,当时
年代 | 棉花进口价格(关两/担) | 棉砂进口价格(关两/担) |
1867 | 13.79 | 43.29 |
1870 | 13.25 | 38.21 |
1874 | 8.34 | 28.62 |
1880 | 10.33 | 24.08 |
1886 | 8.03 | 2046 |
1892 | 10.85 | 16.97 |
A. 各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
B. 进出口贸易以棉花和棉纱产品为主
C. 洋棉和洋纱已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
D. 农民家庭棉纺织业受冲击日益严重
19世纪,英国政府在各工业城市建立城市学院,推行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这些城市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不少的城市学院在20世纪发展为完全大学。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产业革命扩大了教育需求
B.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优势
C.政府极力调节劳资矛盾
D.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
依靠去往东方的航道上的沿海商埠,葡萄牙商船畅通无阻地往来于欧亚之间。葡萄牙在16世纪成为东方贸易帝国,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地中海商人的地位逐渐下降。这表明
A. 新航路开辟导致商路中心发生转移
B. 商业贸易促进了葡萄牙的工业发展
C. 葡萄牙是三角贸易活动的主导国家
D. 亚洲传统社会因贸易遭遇灭顶之灾
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A. 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
B. 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
C. 滥发钱币引发通货膨胀
D. 赋税征收改变了商业环境
二战期间,戴高乐曾主张建立包括整个欧洲的大联盟,他声称:“只有通过斯拉夫、日耳曼、高卢和拉丁各民族之间的协作,才能恢复欧洲的安宁与和平。”但后来他却转向了建立西欧集团,这个西欧集团的动脉可能是英吉利海峡、地中海和莱茵河。促使戴高乐主张转变的原因是
A.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 B.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C.美苏之间冷战的缓和 D.欧洲和平局面的实现
“万隆会议的成功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可以分为国家间关系和思想意识两个层次。应该说,万隆会议是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的起点。”上述材料说明,万隆会议
A.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 推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
C. 有利于淡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D. 否定了“一边倒”外交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