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未曾中断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未曾中断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所隔绝.这种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的很好,能供养数量可观的人口。汉朝拥有5950万人,明朝时1亿多,超过当时整个欧洲的人口。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已激增到4亿以上。由于人数上的优势,他们总能同化或者驱逐入侵者。中国还存在着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与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置文官。征召有才之人较之西方所依靠的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

——摘编白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四千年中中国人发展起一个独特的自治社会。这一社会以农业为基础,由地主和官僚统治。这一自给自足、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社会,从1514年开始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陆续来到中国,中国人坚决避免同所有这些入侵者亲近,他们将贸易关系限制在少数几个港口,拒绝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三次灾难性的战争,这迫使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白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推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未曾中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人对传统文明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变化的背景。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阶段促使民众思想觉醒的西方思想及典型事件,并概括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特点。

 

(1)原因:被山脉、沙漠、太平洋所隔绝的地理环境;土壤和气候上的优势;人口众多;具有共同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书面语言:科举制度的作用:儒家思想对中国文明内聚性的影响。 (2)变化:由妄白尊大到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西方先进思想传人,西学东渐,先进中国人思想意识觉醒。 (3)西方思想: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典型事件:五四运动。(或:新文化运动) 特点:由被动到主动;由器物到制度到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所隔绝…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的很好…汉朝拥有5950万人,明朝时1亿多…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置文官…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从地理环境、文化制度、儒家思想影响等进行概括阐述。 (2)一问根据材料二“认为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社会…三次灾难性的战争,这迫使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进行概括即可;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3)根据材料三“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结合所学可知,1917—1923年我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近代我国思想解放潮流由被动到主动,由器物到制度的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巴黎举办了一次“无名画家展览会”。参展的几十位艺术家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把现代光学和色彩综合起来,从物体的本质和表象上进行艰苦的探索,用微小的笔触画在作品上,以保持纯色状态在空间中的混合。这一艺术流派兴起的时代背景是

A.世界战争给人类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B.社会各阶层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C.工业革命全面而深刻影响西方社会

D.欧洲民族运动高涨忧患意识增强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出现了一种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这些人对于当时西方社会的种种现象感到不满,进而进行批判,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在美国也流行“垮掉的一代”文学,辐射了美国当时一大批年轻人的心态。这些文学流派

A.均带有反传统、反社会的色彩

B.违反了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反映了青年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查看答案

陕西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分科学生数比例表(%)

数据表明,建国初期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A.适应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B.符合工业化体系已建立的具体国情

C.响应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客观上造成文科人数的腰斩式下降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曾刊发一则“喜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向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工作者和一切有关人员,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该“喜报”是祝贺我国

A.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秦山核电站建设成功

 

查看答案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