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史可简略划分为两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第一阶段,基本以革命为视角;此后为第二阶段,大致以发展为视角。这表明
A.两个阶段的外交政策存在根本性区别
B.国际格局演变决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C.新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D.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5年,边区推广使用的《中学历史课本》讲义对唐太宗评价颇高。但很多教员认为“从人民的立场去看,评价不能只讲一面”“唐太宗出发点是为了巩固统治,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仍被剥削得很厉害”。这反映出
A.边区的阶级斗争形势极其严峻
B.讲义作者的立场偏向于国民政府
C.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历史教学
D.历史教育服务于抗战形势的需要
据如表可知当时的中国
A.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B.农业与世界市场联系不断加强
C.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在对外贸易中居于出超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后,报纸上的商业广告基本是外商登载,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商人刊载的广告日趋增多,并逐渐出现零散的广告理论研究文章。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人思想观念的逐步变化 B.政府重商政策的推动
C.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D.外商广告的示范效应
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具有封闭性,而内阁则负责处理大量公开性政务。这种权力分工
A.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 B.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
C.加剧了清代吏治的腐败 D.使军机处成为法定机构
宋代出现了一种介于县市和草市之间的镇市。镇市设有监镇官,负责巡逻防盗、防范烟火、征收商税,兼有酒业专卖之权。这表明宋代
A.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 B.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C.市镇出现专业化发展趋势 D.城市的经济功能渐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