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人有天赋道德之心,自古圣贤相传的也只是这种本心。将精力花费到注解诠释古代经典上,以探求精微大义,只会使人迷惘。”这则材料隐含的哲学主张是
A.万物源于“天理”
B.心即理也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明代吴承恩以前人作品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了一部结构优美完整的神魔小说。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A. 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 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
C. 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D. 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