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A.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
B.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
C.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特征是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据统计,19世纪前期中国茶叶出口占中国贸易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但到了19世纪后期,茶叶出口却出现萎缩甚至滞销的情况。这是因为
A.茶叶生产日趋萎缩 B.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列强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步伐
《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不得不休刊。复刊后,对孔教展开猛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
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B.顺应社会时局变化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巴黎和会引发关注
清朝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量有限,如近歌官庄只有132处。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886个,占有土地3356965亩,仅敬辅一带就有官庄373处,有地758739亩。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许多土地落人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这表明,晚清
A. 租佃关系衰落
B. 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 社会转型艰难
D. 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明显
1950年,新中国从苏联、东欧进口的工业设备和原料占总进口的第一位,从苏联进口的日用品占进口货物总值的3.1%。1952年,中国直接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巨额贸易协议;同年,签订中日贸易协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有助于打破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②有利于新中国进行现代工业化建设
③建国初期我国日用品丰富无需进口
④欧日各国已经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