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中国还丝毫谈不上有什么实际科学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已经从自身的社会危机和文化心态出发,直接获得了关于科学的社会价值包括人生价值的概念意义,但对于科学本身的内容和价值较少有理解。可见,当时知识分子对科学的认识
A.凸显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
B.激发了中国人的科学探索精神
C.践行了民主共和的政治追求
D.调和了新学与旧学之间的矛盾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规模的扩大、机器的广泛使用,民族企业在会计、采购销售、工人的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西方工厂制度受到了民族企业广泛的关注。这说明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B.实业救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制度创新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D.企业生产环境日益受到重视
由唐入宋,人们的婚姻标准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注重门阀出身到重视科举及第;财富逐渐成为了婚姻关系中的重要因素。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政治经济发展引发民众价值观转变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C.生产关系剧变促进生活方式多元化
D.商品经济冲击了自然经济
据宋初《太平寰字记》所载户数,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以五万至十万户州府论,北方五南方十七。这说明宋初
A.南北方经济均得到迅速发展
B.南方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沉重
C.南北方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D.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已经形成
按照周初分封制,诸侯可在本国范围内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春秋时期,卿大夫的采邑都建有较为完整的统治机构,相当于一个诸侯国的缩影。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统治集团中的等级制趋于瓦解
B.传统治国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C.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不复存在
D.贵族无力继续垄断政治权力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刷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到移风易俗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张赛的主要经济、社会实践。
(2)结合所学知识,分评价张謇的上述经济、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