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 根据《凡尔賽和约》,美日划定了披此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其中日本攫取了对赤道...

    材料  根据《凡尔賽和约》,美日划定了披此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其中日本攫取了对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广阔海域的控制权,美国则实现了对包括夏威夷与阿留申群岛在内的东北太平洋海域的统治。巴黎和会后,美日在远东国际政治中的格局是: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巩固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战咯地位,而日本控制的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海城又在美国与菲律宾之间深深钉入了一枚楔子,美日由此在太平洋战略上形成尖锐对峙。华盛顿会议后,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制定的作战计划,都将对方作为潜在敌人,也都根据对方的实力来确定自己的海军建设目标。

——摘编自《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日在远东地区尖锐对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日尖锐对立的影响。

 

 

(1)原因:美日两国都谋求建立远东霸权;《凡尔赛和约》对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的划分;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华盛顿会议使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2)进一步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美日展开军备竞赛,破坏了亚太地区的和平;日本侵华不断加剧,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日本攫取了对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广阔海域的控制权,美国则实现了对包括夏威夷与阿留申群岛在内的东北太平洋海域的统治”可知美日两国都谋求建立远东霸权;依据材料“巴黎和会后,美日在远东国际政治中的格局”的信息可知《凡尔赛和约》对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的划分;依据材料“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巩固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战咯地位”的信息可知巴拿马运河的开通;依据材料“华盛顿会议后,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制定的作战计划”的信息可知华盛顿会议使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2)依据材料的信息“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制定的作战计划,都将对方作为潜在敌人,也都根据对方的实力来确定自己的海军建设目标”和所学从美日之间的矛盾、亚太地区的和平、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以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等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1978年底,安徽风阳小岗村十八位村民实行“大包千”而闻名海内外,进入21世纪该县再次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聚焦点,“当初分田到户时,土地分割过于细碎影响到农业生产,插秧抛种时,秧苗一不小心就会抛到別人家的地块上。现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机手不愿收割太小转不过弯的地块。”2001年,小岗村七户农民自愿将八十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以每亩每年五百元价格出租给江苏张家港市长江村,建立葡萄示范园。如今,葡萄已成为小岗村的特色主导产业,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次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殷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小岗村实行“大包干”的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推行农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年

李贽

《焚书》

1590年

伊拉斯漠

《愚人颂》

15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塞万提斯

《堂古诃德》

1615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明代中期,大量中国陶瓷经由私人贸易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在此转销至南亚、中东地区;明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至明末清初,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在欧洲,中国陶瓷是贵族才有实力享用的;到了清代,各国通过各自的东印度公司来进口中国陶瓷。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专家指出,早期的贸易瓷以中国特色的青花纹饰为主,后来出现了不少定制瓷,景德镇和福建的工匠,根据西方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制作出他们喜爱的陶瓷,中外贸易瓷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互动。

——摘编自《明清贸易瓷见证中外文化互动》

材料二  在18世纪,中国瓷业虽占有绝对领先地位,但欧洲制瓷业的发展也相当惊人。在很短时间内,西方就找到了高岭土和瓷石资源,造高温窑,开发新配方,开创了新技术和纹饰风格。1704年和1756年,欧洲先后研制出两种前所未有的釉色:普鲁士蓝和蓬巴杜玫瑰红,创立出一种强烈、新颖的色彩感受。欧洲工业化进程中许多观念与做法,使制瓷业实现了批量化、精细化发展。这些几千年来都未曾改变的中国传统瓷器业竟然在短短一个世纪中对于整个欧洲产生了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它转变了欧洲经济及文化遗产,至今仍是一份不朽的传世之宝。

——摘编自《18世纪后期全球青花瓷热急降温——西方瓷打败中国瓷》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瓷器贸易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制瓷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外瓷器贸易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急剧攀升,为支付债务利息,被迫降低社会支出和进口,这又导致了失业率的提高: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1979年为5%,1983年为8.3%,1995年为11.3%。这突出表明

A. 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

B. 西方滞胀源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

C. 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

D. 国际经济秩序依然由发达国家主导

 

查看答案

1934年美国公共工程管理局规定:针对各个城市负责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和运营的专门管理机构,如果所负责的工程全部位于该城市的行政命令区划之内,那么,管理机构的官员不得由城市官员兼任,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这一规定使联邦政府与纽约市政府发生了正面冲突,最终以罗斯福政府的让步落幕。由此可知

A.新政措施与地方利益不一致

B.地方政府抵制联邦权力扩张

C.美国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D.“以工代赈”遭遇重大挫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