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内“亚洲同盟”“日中提携”的议论便不绝于耳,以至发展为“大亚洲...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内“亚洲同盟”“日中提携”的议论便不绝于耳,以至发展为“大亚洲主义”思潮。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了自己的“大亚洲主义”方略,主张以“亚洲精神”联合各国与各民族,恢复亚洲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据此可知

A. 中日两国“大亚洲主义”思想一脉相承

B. 孙中山具有传统“仁民爱物”的道德情怀

C. 日本人具有复兴亚洲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D. 中日两国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挥共同作用

 

B 【解析】 辛亥革命后,随着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他萌发了强烈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在扬弃流行于日本社会的大亚洲主义思潮的基础上,提出亚洲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欧美列强侵略的大亚洲主义方略。主张发挥中国文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精神与作为,扶助亚洲弱小民族,摒弃欧洲强权影响,体现了孙中山具有传统“仁民爱物”的道德情怀。故答案为B项。ACD项,日本“大亚洲主义”思想实质是想领导亚洲,不会与中国的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建立以日本为霸主的新殖民体系,并非追求发展平等自主的和谐关系,不具有复兴亚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不会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挥作用,相反可能使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更加困难。此三项说法都有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绝对不能回避“当事人”康有为的《戊戌奏稿》、《康南海自编年谱》和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可以说,这些史料是研究戊戌变法的“原始材料”。遗憾的是,经学者研究发现,康、梁人均在以上史料中有作伪的痕迹,和史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原始材料”是事发时留下的材料

B. “原始材料”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C. 历史研究只能借用“原始材料”

D. “非原始材料”更有利用价值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

A. 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

B. 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

C. 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 成为战败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嘉庆十三年,皇帝命大学士董诰根据乾隆《御题棉花图》编成《授衣广训》,颁行天下。光绪年间,反映某地先进农耕和蚕桑技术的图谱相继出现,如光绪石刻《耕织图》、木刻《桑织图》、《桑蚕图》。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政府税源发生改变

B. 商品经济出现繁荣

C. 农业被视为立国之本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查看答案

正德四年,有一艘暹罗(今泰国)船遭遇风暴漂到广东境内,因不属朝贡船只,所以按规定不准进行贸易。但广东地方官以作军需之用为借口,征收其货物税,并同意进行贸易,开创了准许非朝贡船入口贸易的先例,并在第二年得到朝廷的肯定。这表明

A. 民间自由外贸恢复

B. 海禁政策已被废除

C. 吏治腐败破坏传统政策

D. 朝贡贸易体系打开缺口

 

查看答案

元朝王祯是著名的农学家,编写了《农书》。但因《农书》字数多,难于刻印,他就准备采用木活字来排印。请匠人刻制木活字三万多个,约两年完工。最为可贵的是,王祯把这些经验写成《造活字印书法》,附在《农书》之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农书》是一部科技著作

B. 元朝以前出现雕刻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技术由王祯发明

D. 木活字印刷术提高了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