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有识之士,一方面警觉到现代文明已经面临衰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有识之士,一方面警觉到现代文明已经面临衰败,另亠方面也谛视中国文化传统,寻找可以与现代文明互补的因素。目前,很多西方人士已经发现,至少在养生方面,中国传统中的生活态度足以挽救西方往往走极端的偏差。由此起步,可能在人生意义、生命价值、利用厚生等种种角度,都会有人发觉,融合中国与西方文化,或建构新的文明体系,是全球人类共有与协作的根本。

——引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观点。(要求:对材料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不得照抄材料;史论结合)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解答。步骤一:明确观点。我们可以提炼和赞成材料观点。具体如下——观点:融合中国与西方文化,或建构新的文明体系,是全球人类共有与协作的根本。 步骤二:评析观点。我们可以从西方文明危机和中国文明新应用两个角度来评析观点。具体如下——评析:进入20世纪,西方文明面临诸多危机,例如生存危机、生态危机和容易走极端的偏差等,令西方有识之士警觉到现代文明已经面临衰败,进而探求解决之道。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文化传统进入西方有识之士的视野。讲究和谐、秩序和教化的儒学,注重天人合一和养生的思维观念,在人生意义、生命价值、利用厚生等种种角度的独特见解,提供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危机的新思路,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步骤三:总结观点。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明确评析观点的方式,升华认识。具体如下——综上所述,批判继承和发展中西方文明,实事求是地提取有益的文明元素,重构文明体系,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美关系不仅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也是具有广泛世界影响的双边关系。对中美关系的研究始于19世纪20年代,最初目光聚集在对华航海贸易上。

材料一  中国的丝绸、瓷器、棉布和茶叶早已吸引着北美十三州的人民,特别是茶叶贸易,更激发了十三州人民的反英独立运动。……1784年,美国在建国后派出第一艘开往东方的商船“阿特莱”号,目的是用它满载的人参去换取双倍价值的中国新鲜茶叶。同年,美国商人罗伯特·莫理斯和丹涅尔·巴驾联合打造了一艘名叫“中国皇后”号的360吨的木帆船,从纽约启程,横渡大西洋,绕过好望角,经过188天航行,最终驶进了珠江,停靠在广州南郊黄埔港。美国商人在广州将带来的人参、羽纱、毛皮、铅和棉花抛售一空,然后收购茶叶、丝绸、瓷器、南京土布和无数惹人喜爱的商品。“中国皇后”号从广州装载的中国货共有4498担,其中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占了全部货物的三分之二。其余的货物有土布24匹,瓷器96担,丝绸490匹,肉桂21担,还有黑胡椒、银器、漆器、牙雕、丝手套和服装,总共值银71767两。这些中国商品对美国人展现了一个新夭地,预示了将在美国社会上掀起一股比欧洲大陆已经晚了许多的中国热。航行进行顺利,商业上更是十分成功,为投资者获取了相当于总投资额四分之一的利润,获取净利30727美元。新英格兰商人从此喜出望外,賽伦、波士顿、普罗维登斯、纽约、费城的商船相继开赴广州,迎来了美国商船开展中国贸易的热潮。……到1803年,美国对华贸易总值不但凌驾于英国之上,而且超过了欧陆国家对华贸易的总和。

——摘编自《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由于独立后美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农业国,没有工业品可供出口,因此中国在早期的中美贸易中一直享有顺差,美商主要用白银支付逆差,从而使中国得到相当多的硬通货。为缩小贸易逆差,美商从19世纪初开始,也紧随英国鸦片商向中国走私鸦片。

第二次美英战争后,美国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对华商品贸易中的本国工业品逐渐增加。1826年,美国开始对华输出自产棉布,约值1.5万元;1835年,输往中国的美国棉布已价值17万元;1838年更增至50万元,该年度美商在华贩卖的英国和欧洲的棉布价值只有2.5万元。

——摘编自金卫星著《中美关系史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美贸易初期发展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初美国对华贸易呈现的新变化,简析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查看答案

1917年,金鸿翔在上海开设“鸿翔女子时装店”,用名人大做广告,树立企业形象,如宋庆龄曾称赞其“推陈出新、妙手天成、国货精粹、经济干城”,蔡元培称赞“国货津梁”等,这一时装店很快成为领导上海时装新潮流标杆。这反映出

A. 历史名人引领时尚潮流

B. 西式时装成为主流服饰

C. 民族企业重视广告宣传

D. 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展

 

查看答案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内“亚洲同盟”“日中提携”的议论便不绝于耳,以至发展为“大亚洲主义”思潮。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了自己的“大亚洲主义”方略,主张以“亚洲精神”联合各国与各民族,恢复亚洲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据此可知

A. 中日两国“大亚洲主义”思想一脉相承

B. 孙中山具有传统“仁民爱物”的道德情怀

C. 日本人具有复兴亚洲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D. 中日两国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发挥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绝对不能回避“当事人”康有为的《戊戌奏稿》、《康南海自编年谱》和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可以说,这些史料是研究戊戌变法的“原始材料”。遗憾的是,经学者研究发现,康、梁人均在以上史料中有作伪的痕迹,和史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原始材料”是事发时留下的材料

B. “原始材料”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C. 历史研究只能借用“原始材料”

D. “非原始材料”更有利用价值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

A. 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

B. 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

C. 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 成为战败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