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淳熙三年(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朱熹把纲...

宋淳熙三年(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朱熹把纲常伦理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固有的“本心”。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陆九渊则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只要存心养性就可恢复“本心”。这说明两人的分歧在于

A.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B. 理是否为万物之本原

C. 儒家伦理道德的地位

D. 理的存在和求证方式

 

D 【解析】 根据“朱熹把纲常伦理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固有的‘本心’”,和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陆九渊则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可知朱熹认为理是客观存在,而陆九渊则认为理在心中,两人的分歧在于对理的存在和求证方式的不同,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人都将天理看作万物本原,把儒家伦理当作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ABC三项是两人的相同观点,不是分歧,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马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A.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

B.强调书画同源性特点

C.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

 

查看答案

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基葬被选人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图是基中发据出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该基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应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应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

C.从墓葬的规格可推知当时诸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D.该墓葬的竹筒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道教的思想精髓

 

查看答案

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B.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C. 二程倡导“格物致知

D. 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孟子·告子上》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两者都看到了事物的反面

B. 两者都强调自然事物与人类社会的联系

C. 两者都认为人性本善

D. 两者都采用类比法,缺少严格的逻辑推理

 

查看答案

周王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各部族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过去那种一族即一国的情况不复存在。这一局面是因为

A. 宗法制度的衰落

B. 贵族统治的完善

C. 血缘政治的打破

D. 分封制度的推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