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一种以古代书籍尤其是经书作为考证对象的治学方法——考据兴起。至乾嘉时期,考据成为专门的学问,学者们从古籍中寻章摘句,辨析考证,并形成著名的乾嘉学派。考据学的兴盛反映了当时
A.学术研究氛围的宽松
B.儒家学说影响力式微
C.思想文化控制的严苛
D.经世致用潮流的盛行
明朝时,面对外敌入侵,不但明军浴血拼杀,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明朝中后期,虽然军备废弛,但常常传出北方边镇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这说明明朝
A. 北方边患问题严重
B. 国家的凝聚力较强
C.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D. 民间慈善活动活跃
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但实用数学普及程度却超越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书中将公式和法则编成口诀,使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推广。材料中明朝数学的演变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推动古代数学向纵深发展
D.表明明代数学成就落后于西方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宋淳熙三年(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朱熹把纲常伦理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固有的“本心”。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陆九渊则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只要存心养性就可恢复“本心”。这说明两人的分歧在于
A.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B. 理是否为万物之本原
C. 儒家伦理道德的地位
D. 理的存在和求证方式
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马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A.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
B.强调书画同源性特点
C.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