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文中所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战国邯郸 B.西汉长安 C.唐朝洛阳 D.北宋东京
据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明代松江府地区,全部垦田面积中超过50%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已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的农作物配置结构。以下与此无关的是
A.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促进农产品的商业化
C.粮食产量有较大提高 D.农业形成专业化格局
据史料记载,南宋临安城的酒馆(即使是南方本地人所开)多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这反映出
A.南迁北人对故土的怀念 B.南方人更易接受新事物
C.北方发展水平高于南方 D.北民南迁促进文化融合
东汉时期,田庄形式生产盛行,田庄里不但有农、林、牧、渔各业,还有手工业,甚至从事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这种现象说明
A.田庄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B.田庄经济具有封闭性
C.东汉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D.中央政府统治力量薄弱
清人陶煦指出:“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认识表明当时
A.自然灾害影响财富观念变化 B.工商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C.土地兼并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D.抑商政策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
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关于井田制的描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这一叙述分析正确的是
A.真实再现井田制下的劳作情况 B.是儒家理想经济形态的投射
C.是根据甲骨文的记载而阐述的 D.表现出对土地私有制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