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DDT大事记 时间 基本情况 1939年 瑞士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DDT大事记

时间

基本情况

1939年

瑞士化学家米勒发现DDT(有机氯类杀虫剂)及其毒性。

二战时

美国军队中,疟疾病人多达一百万,特效药金鸡纳供不应求。后来,有赖于DDT消灭了蚊子,疟疾才得到有效的控制。

1948年

DDT的发现者米勒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2年2月

1962年,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该书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表明DDT破坏了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症。

1962年2月以后

报纸上开始连载卡逊的作品,引发了五十多家报纸的社论和大约二十多个专栏的文章;化学工业界、农场主、某些科学家和杀虫剂产业的支持者对卡逊展开攻击,包括人身攻击;公众的高度关注导致了政府的介入,肯尼迪责成“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进行调查,结果完全证实了卡逊的论题正确,该委员会要求立即减少DDT的使用直至最后停用。

1972年

DDT正式在美国被禁止使用。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认识,并对其进行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角度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是人类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更好的生活而对自然进行的实践活动。例如1939年米勒发现了DDT,该杀虫剂对于消灭蚊子有巨大的帮助,使得人类对疟疾这一疾病可以有效的控制,人类的健康安全有了保障。米勒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说明科学技术对改善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是会带来危害的,而且这种危害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1962年卡逊以科学的态度指出DDT破坏了生态链,使人患上了新的疾病。虽然他的论题被很多既得利益者攻击,但政府的调查最终表明他的论题是正确的,DDT的使用确实有害人类健康,DDT也因此在美国被禁用。这说明科学技术也有一定的弊端。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 角度二:科学技术改变生活方式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变革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农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蒸汽机的使用让人类摆脱了对自然动力的依赖,采用机器化的生产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原先交通工具以畜力为主,速度慢且运载力不够大,但是在采用蒸汽机车后,运载能力远超之前,速度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有了新变化,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灯、电影、电视机等物品的出现让人类的日常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与工作;信息革命后电脑与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人们甚至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工作。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角度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会造成环境污染。 角度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解答本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确定论点,再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论证。如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先进成果,但也出现了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结合表格内容中DDT的有关内容进行论证。或者根据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进行论证亦可。引用事实准确,论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14年7月,乔治·史蒂芬逊设计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在矿区车道上运煤。1825年9月,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之间的铁道正式运管,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铁路。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与港口城市利物浦铁路开通时,首相惠灵顿亲自参加典礼,史带芬逊名声大噪。在铁路建设投资热中,资本大亨乔治·赫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精心策划新线路通车典礼,擅长利用公众场合激发投资热情。他承诺修建铁路高额红利回报,融资非常顺利,获得巨额资金。到19世纪40年代早期,英国营运的铁路总长已接近2000公里。1844~1846年间,英国政府批准的铁路修建里程分别是800公里、2800公里和4600公里。1845年后,铁路热潮不断升温。1880年,英国主要铁路线路基本建成。1890年,全国铁路网形成,总长达32000公里。

——改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是英国人1876年修建的,清政府认为铁路妨碍风水,第二年赎回,予以拆毁。20世纪前,中国自修铁路很少,但有1万多公里铁路权益却落入列强之手。

1928~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关内仅修建了3600多公里铁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西北、西南地区修建了1900多公里铁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基本上未修建铁路。

新中国建立前夕的1万多公里铁路,大多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这些铁路由列强修建,轨距宽窄不一;列强把本国陈旧落后的设备高价卖给中国;铁路按投资国别设局。分割管理,甚至一个铁路地区由几个铁路局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建设人民铁路的方针,到1949年底,原有铁路基本被接管,主干线基本连接贯通。“一五”计划期间,新建铁路长达6100公里。“二五”计划期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长达34406公里。“三五”、”四五”计划期间,虽然遭遇“文革”,铁路一度半瘫痪,但经过广大职工的努力,仍然建成了一批重要干线和包括南京长江大桥在内的19座特大型桥粱,内燃机和电力机车开始批量生产,1975年底,全国铁路总营运里程达45992公里。1978年后,铁路迎来了整顿与改革新时期,从”包、放、联、通、多”等5个侧面展开改革;实行“利改税”后,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1998年,全国铁路总营运里程达66428公里,2012年,全国有高铁13000多公里,时速均在300公里以上,高铁成为中国亮丽的名片。安全、快捷、舒适成为中国铁路的突出亮色。

——改编自《中国铁路发展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铁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析新中国与旧中国两个时期铁路建设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并指出发生这些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些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 西方文明已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查看答案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查看答案

1879年法国将诞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语镌刻在各个政府机构建筑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人口也必须要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意在

A.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

C.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形式

D.推动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