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19695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C 【解析】 题干中所描述的我国对待外债问题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这一转折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不借外债到要借外债,这也体现了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所以C项最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C. 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D. 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查看答案

“新中国初期(1949—1956年),百废待兴,国家贫困、技术落后,全国仅有两个化肥厂,几乎没有任何农业机械设备、缺乏驱动水泵的电力或小型发动机。这些现状意味着只有期望农业和农民来实现工业现代化了。”材料主要说明(  )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轻工业 B.“一五”计划以发展农业为主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D.农业支持工业有其必然性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义和团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

B. 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C. 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D.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查看答案

某学者总结了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对不同企业的做法,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清政府的做法

 

企业类型

典型企业

清政府对企业的做法

官办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父爱式庇护”

官督商办企业

轮船招商局

“亲戚式庇护”

商办企业

华新纱厂

“朋友式庇护”

 

 

A. 推动了民族企业的持续发展

B. 对近代企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C.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 促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这一现象反映出

A.政府管理不善导致利权流失

B.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

C.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D.民族企业合法权益缺乏保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