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10月,英国本土已经度过最...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10月,英国本土已经度过最危急的时期。英国决定重开滇缅路,其对华政策转向积极。1940年10月14日,英国大使卡尔在与蒋介石会谈时表示“英国国策今已改变”,建议中国向英国提供武器弹药和飞机等军事装备的要求,中国还可以要求英国对华贷款100万英镑。作为回报,中国可以考虑派遣壮丁三四十万人协助英国作战,或在日本进攻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时,以大军攻击广州地区,牵制日军南下。1941年2月,丹尼斯少将将出任英国驻华武官后,中英展开了有关军事合作问题的实质性讨论,其主要内容有英国训练和指挥中国游击部队及英国空军的援华问题。1941年7—8月,中英连续举行了4次关于联合军事行动的具体问题的商谈。8月中旬,双方就组训15连游击部队,协防香港、缅甸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华政策转趋积极的背景与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联合军事行动达成初步协议的意义。

 

 

(1)背景:不列颠之战挫败了德国征服英国的计划;日本加快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危及英国利益。措施:重新开放滇缅公路;加强与中国讨论军事合作问题。 (2)意义:推动了英国援华制日;实行特定区域的联防,符合中英两国的共同利益;有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 (1)背景:结合所学知识,1940年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华态度的转变可以根据西欧战场的状况、英国本国自身利益角度进行分析。 措施:根据材料“英国决定重开滇缅路”“中英展开了有关军事合作问题的实质性讨论”进行分析,可从双方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 (2)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快抗战胜利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角度、各国共同利益角度、扩大中国影响力角度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朝前期,清政府借鉴了明朝的度量衡器制造制度,议准工部行宝源局制造铜砝子(标准砝码),各级地方行政机构根据中央颁发的标准器,由府、州、县逐级复制,校正合格印烙后方能颁发使用。近代以后,清朝在沿用传统旧制的同时,也与米制进行比较。1847年,中国与瑞典、挪威的《贸易章程》规定,瑞典、挪威等国各口岸领事馆所用度量衡均以粤津关定式为标准。1858年《天津条约》订立之后,清政府请外国人帮助办理税务,中国海关大权旁落,各国海关衙门借口中国度量衡庞杂纷乱,另设专款规定相互折合的办法,从此中国度量衡史上出现了海关度量衡,即所谓海关尺和关平秤。清政府还向万国权度局(即国际计量局)定制了铂铱合金营造尺一支,库平砝码两个,作为营造尺库平两的最高基准,还定制了镍钢合金副原器以及精密检验仪器等。

——摘编自顾钦《度量衡的改革期——明清时期到近代米制推行》

(1)根据材料,说明晚清时期度量衡制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度量衡制度新变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是公认的“现代世界史的最佳入门读物”。《帝国的年代:1875—1914》是它的第三部,其中的第一章概述如下:

资本年代的矛盾渗透并支配了1875年至1914年这一帝国时代。一方面,凯歌高奏的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日趋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实现了科学、艺术的伟大革新,并将其经济和军事上的霸权正式转化为有系统的征伐、兼并和统治,使世界进入一个殖民帝国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一切又不可避免地激起了反叛和革命的合并力量。工人阶级大规模、有组织的运动在这一时期突然出现,并且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帝国格局也慢慢演变成一种越来越恶化,而且超出各国政府控制能力的国际形势,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从上述内容中提取一个叙述,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叙述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儒家论述的“天下”,其实往往关键在“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随着核心区域逐渐扩大,一些原本的四夷渐渐融入中国,而渐渐膨胀的中国拥有了更遥远的四夷,人们口中的“天下”,有时候指的是“中国”,有时候则包括了“中国”和“四夷”。汉代之后特别是到了隋唐,“天下”越来越兼带“中国”与“四夷”。此后,在“天下”观念里始终有“内”“外”的区别,有“华”“夷”的不同,也有“尊”“卑”的差异。

——据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对殖民侵略的反抗过程,也是从“华夷之辩”到中华民族的建构过程,正是同仇敌忾的反抗侵略斗争,成就了中华民族;对满族王权的反抗过程,同时也是“新民”的建构过程,将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因此;正如“民族国家”这个合成词所表达的那样,“民”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政治属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国家,而是人民之国家;“族”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文化属性,她是中华民族之国家。

——据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意义。

 

 

查看答案

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年)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其作品

A. 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

B. 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

C. 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

D. 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

 

查看答案

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

A.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D.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