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的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清代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
A. 为迎合读者修改了历史
B. 情节与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C. 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
D.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唐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诗歌,到北宋词的创作兴盛,元朝时杂剧和散曲深受世人欢迎。对此发展趋势解释正确的是
A.贵族阶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元
B.文学平民化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
C.开科取士有利于文学形式不断创新
D.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文学的创作
中国古代农书中有关于玉米、甘薯种植方法的记载,强调种植的密度、行距应因时制宜。此记载最早可能出现在
A.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C.王祯的《农书》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春秋决狱”是指西汉在审理案件时不适用已有的法律条文,而是用儒家经义(即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通德),特别是孔子修订的《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附会汉朝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据此可知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 B.司法判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C.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 D.基本上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
材料一:我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由陈望道翻译。新中国成立前,陈望道译本在全国共发现17种版本。
《共产党宣言》译介版本部分刊布情况
著者 | 译者 | 出版发行 | 出版日期、版次 | 备注 |
马格斯安格尔斯 | 陈望道 | 杜会主义研究社(上海) | 1920年8月出版 |
|
马格斯安格尔斯 | 陈望道 |
杜会主义研究社(上海) | 1924年9月第三版 | 56页印 “总理遗嘱” |
马克思昂格士 |
陈望道 | 党化设(汉口) |
1927年1月分售处全国各省各大书店 | 封面印“苏俄政策” |
——摘编自陈红娟《版本源流和底本甄别——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文本考辨》
材料二:毛泽东在1936年对斯诺谈话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两本是)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
——摘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译介版本刊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望道译介的《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10月,英国本土已经度过最危急的时期。英国决定重开滇缅路,其对华政策转向积极。1940年10月14日,英国大使卡尔在与蒋介石会谈时表示“英国国策今已改变”,建议中国向英国提供武器弹药和飞机等军事装备的要求,中国还可以要求英国对华贷款100万英镑。作为回报,中国可以考虑派遣壮丁三四十万人协助英国作战,或在日本进攻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时,以大军攻击广州地区,牵制日军南下。1941年2月,丹尼斯少将将出任英国驻华武官后,中英展开了有关军事合作问题的实质性讨论,其主要内容有英国训练和指挥中国游击部队及英国空军的援华问题。1941年7—8月,中英连续举行了4次关于联合军事行动的具体问题的商谈。8月中旬,双方就组训15连游击部队,协防香港、缅甸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华政策转趋积极的背景与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联合军事行动达成初步协议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