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玩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1921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一场运动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运动。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1)特点: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社会基础逐渐扩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 (3)主要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五四运动进程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等信息分析得出。 (2)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自北京大学发生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和“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一场运动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运动”等信息分析得出。其不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等信息分析得出。 (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包括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顾准文集》

材料二  《1871年德意志宪法》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帝国军队由皇帝统帅,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1年德意志宪法》的积极意义。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的目的,并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

(4)中共十八后,习近平主席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根据材料四归纳提炼中国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规定。

 

查看答案

1947年4月欧洲爆发战后经济危机。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苏联组织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D.西欧洲六国成立经济共同体

 

查看答案

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我国外交政策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表明

A.当时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中国不再对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无偿援助

D.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查看答案

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见下图)反映出其

A. 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B. 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 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 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

 

查看答案

自13世纪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起,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因事而治”等特殊的政策,在行政建制和治理方式上,采取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差异的政策。材料意在强调

A.西戴自治区成立于建国之前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

C.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渊源

D.元朝宣政院是自治制度的雏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