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最有利于“全人格的觉醒”的思想是
A. 民主共和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社会主义
《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从此进“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的共同之处有
①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②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③以美国政治制度为蓝本
④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有学者认为卢梭所强调的自由是社会自由,“自然的自由”术语不过是刚刚演变为人的猿身上尚未彻底褪去的尾巴。卢梭把社会自由看作受公意约束着的自由,“惟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据此推断,卢梭的这一观点
A.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B.保证个人权利不受侵犯
C.体现开明专制的政治观
D.利于政治权力相互制衡
康德(1724—(1804)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这说明康德
A. 赞赏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B. 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
C. 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
D. 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
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 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 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意大利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这是因为它
A.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B.宣扬“幸福在人间”的人文主义观点,提倡“人性”
C.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猛烈攻击基督教教义,主张“教随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