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柏林墙的倒下、冷战的结束以及许多其他的力量与非殖民化一起创造了一个开放的新世界。这个世界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国家间增加了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尽管许多人对全球化潮流大加欢迎,认为这些潮流能解放全人类,并有可能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准,但全球化的影响运今为止差异很大,而且在很多重大方面令人担忧。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创造了新的财富,但这些财富大都流向本来就已经很富有的社会集团。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这一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顷强邻胁割胶州、旅大,大局岌岌,瓦解将至。……臣以为中国所以致危急如此者,不在强敌之肆其欺横也,亦不在我之无兵、无炮、无饷、无才,无以拒敌也,而在甲午之后三年以来,高卧晏安,不信分割也,故不肯变法,不肯破除旧例……而至于今日也。
——摘编自康有为《译撰日本变政考成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材料二 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化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摘编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等认为帝国主义之所以侵略中国,关键在于中国不能自强。如何解决民族危机呢?不在于反帝,而在于变法图存。……光绪皇帝因礼部堂官阻挠部员上书,便一次罢免了全堂的六名尚书、侍郎。有的侍郎并未参与其事,也被革了职。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处置,不仅给守旧派提供了攻击的口实,也引起局外人的不平。……和洋务派并非绝对对立,两派之间多少有商讨的余地,但维新派很少做争取、瓦解的工作。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教学参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观点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指出这种宣传方法的利弊。
(3)概括材料三中所陈述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至西周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字等,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作为正式官名,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
——摘编自《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秉承儒家思想,汲取历代治权的有益部分完善而成的,到了唐代堪称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设计,首先具有权力的制衡性,如三省的分立…唐代限制相权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设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参与政事”的官员亦入政事堂议事,皆为宰相职,换句话说,唐代的丞相制系“集体领导制”。这样,权力的制约保证了政策方针的制定及实施大致正确。
——摘编自赵扬《唐代政治制度设计》
材料三 明朝初年袭元制,中央设中书省。明朝改行省为布政使司后,地方的权力都集中到中书省,中书省权力抬升,相权与皇权发生矛盾。明太祖杀胡惟庸,废除中书省丞相,下令后世不得再设丞相,相权归六部尚书,抬高尚书品秩,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政务完全由皇帝自己裁决,皇帝承担起宰相的职责。
——摘编自《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的“丞相”和秦朝时期的“丞相”的异同。
(2)据材料二,说明唐朝丞相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明朝废除丞相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宰相的废除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政治形态产生的影响。
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所说:“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我们将面临一个劳动力流动、资本和政治意志松懈的垮掉的10年。这与全球化相关。”上述材料认为全球化对美国来说:
A.丧失经济增长动力 B.其霸权被逐渐削弱
C.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全球反美情绪严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脉之间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
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艺术家们寻求建立在法则之上的艺术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经济计划工作的杰作,尤其是它在所有制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新型的国家所有制,使“国家具有经济基础属性和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这表明此类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A.使国家开始具备经济管理职能
B.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剧变
C.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观念的转型
D.实现了就业与消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