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6年2月,胡适与陈独秀通信,表示有“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之意。1917年...

1916年2月,胡适与陈独秀通信,表示有“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之意。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场文学革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改变了民国政府教育的旧体制

B.清除了封建主义的文化残余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促成了白话语体的广泛应用

 

D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符合史实,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和旧文学,并未对整个教育体制产生影响,排除。B项夸大了文学革命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全铲除封建文化残余,排除。文学革命中并没有直接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排除C项。文学革命对白话文的大力推广直接促成了白话语体的广泛应用,其影响主要在文学上,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化过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它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它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下列著作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是

A. 《天工开物》    B. 《新学伪经考》    C. 《天朝田亩制度》    D. 《各国律例》

 

查看答案

“体用之争”最初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程中。到了清末,扩展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争论,“体用之争”有了更新的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体用之争”的实质相同 B.近代思想解放在曲折中发展

C.后者争论清楚认识落后根源 D.争论根本目的是实现近代化

 

查看答案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纲领。因为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中体”和“西用”不会互不侵犯,“用”在“体”中会发酵。这说明“中体西用”的思想

A. 束缚了知识阶层的思想进步

B. 无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C.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 促进了社会的新陈代谢

 

查看答案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查看答案

一战后,一位西方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C.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D. 两极世界格局濒临瓦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