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 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B. 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 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D. 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新唐书》中记载:“(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证明唐代科举制
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
B.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C.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钱穆所指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朝
B. 宋朝
C. 隋唐
D. 汉朝
“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
A.枢密院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内阁
“他们(六部)只需听命于皇帝,并不需听命于内阁。若内阁和六部发生分歧,六部可以说‘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该管我们的事’。”上述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内阁大学士不可参与机密事务
B.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C.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D. 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 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