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A 【解析】 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这支军队应属于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侵略,爱国军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下列人物组合与方框中材料描述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 林则徐、安德馨、邓世昌、彭德怀

B. 徐骧、蔡廷锴、邓世昌、彭德怀

C. 刘永福、谢晋元、邓世昌、聂荣臻

D. 徐骧、谢晋元、左宝贵、彭德怀

 

查看答案

刘永福在乙未年的对日战争中许下誓言,“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据当时日方记载:“甚至妇女童稚,全都勇敢地手携长枪,向我追赶而来”。该抗战

A. 起因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目的是维护主权领土完整

C. 彰显刘永福对义军的领导

D. 动员了全民族抗战的力量

 

查看答案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 《马关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的签订

A.导致列强开始对华商品输出

B.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客观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D.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