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A. 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 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C. 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D. 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发布《宣布满洲政府罪状檄》,揭露清政府借辫子来残杀民众的血腥行为。即使仍处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同胞也自愿剪掉辫子,“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更有甚者,当他们在剪辫时,还“鸣放爆竹”、“办酒宴”。这反映了当时
A.新政权强化民族意识和认同
B.日本暴行激起台湾民众不满
C.南京临时政府推动习俗变革
D.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20世纪初,清政府发现新式学堂里“学子合群,辄腾异说,相濡相染,流弊难防”,哀 叹“育才之举,转为酿乱之阶”,于是不断采取“整顿”措施。这说明清末新式教育的发展
A.导致民主革命潮流风起云涌
B.引发了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
C.促使民权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D.削弱了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
1911年11月初,《申报》因报道革命军失守汉口而激起民众的愤怒,致使该报社橱窗被损毁。《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也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这说明当时
A. 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 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
C. 新闻界极度缺乏民主革命意识
D. 新闻造假遭到民众的抵制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C.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义和团采用刀枪不入的理念和简单易行的降神附体仪式,借以吸引民众以推动其广泛传播。这说明义和团( )
A.盲目排斥近代科技 B.缺乏科学革命理论 C.忽视政权组织建设 D.没有形成统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