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 官僚政治开始兴起
B. 贵族政治走向崩溃
C. 各国关系走向和谐
D. 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西周分封时,青铜器被作为权力象征的礼物,由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领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青铜器铸造水平停滞不前 B.青铜器的实用价值大
C.“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 D.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
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维承并遵此制,一直延续到东周,但秦国自襄公以下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秦国上述现象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源于发达的社会经济
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 D.破坏了贵族世袭特权
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这一举措
A. 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 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
C. 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
D. 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
殷商时,人们通过占卜、祭祀来谋求神灵的福佑。西周时,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从而指导政务修行。这表明西周
A.否定了天命神意的作用 B.君主集权强化祖先崇拜
C.更注重制度和人事建设 D.祭祀活动巩固宗法制度
“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酸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
A.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B.有利于建立集体统治
C.对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有影响 D.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