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

《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书·食货志》记载为“秦兼天下,币为二等。”1975年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则提到“金、布、钱”三等币制。这表明

A. 《汉书》的记载比《史记》的记载更可信

B. 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

C. 文献资料比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真相

D. 历史文献因其年代久远均变得不可信

 

B 【解析】 通过所学可知《汉书》和《史记》都是历史文献资料,无所谓哪个记载可靠,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历史文献的可信度不会因为其年代久远而变化,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魏晋时期,士人们开始崇尚不拘礼法、天马行空,抒发自我意识。这一特点使得魏晋书法笔端含情,崇尚自然而又飘逸狂放,开创了一代清丽俊逸的书风。这一时期的书法风格表明

A. 书法艺术进入自发阶段

B. 魏晋士大夫们推崇书法

C. 儒学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D. 士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查看答案

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思想格局的重大变化

B.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

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面临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

 

查看答案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属于荐举类制度。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最终都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大族

C.都把孝廉作为唯一评定标准 D.都缺乏对荐举者的有效约束

 

查看答案

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 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洛阳繁荣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据记载,北魏时期政府多次颁布诏令:“百工伎巧,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

A.政府注重保护传统手工业 B.北魏政府禁止私学的发展

C.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严格 D.世袭制利于手工技术传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