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组织化、资本化程度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组织化、资本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大型销售公司、加工企业将大量家庭农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收购他们的农产品,并为他们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咨询、贷款等,……但这种商业资本主义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往往意味着对弱小农民的残酷剥削。分散的农户由于自身实力难以对抗资本市场,开始联合起来,在生产资料采购、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相互支持,通过集体行动实现规模效益,形成风险共担、共享利润的组织机构——农业合作社,用以降低经营风险、抵制中间商的剥削。……1844年,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诞生,目标是建立一种“具有共同利益的自立家庭群体”,将合作运动由理论探讨推向社会实践。在19世纪末期,欧美农业合作社增长较快,但业务单一、规模较小,多为区域性地方组织。由于对合作社缺乏了解,政府多处于观望状态,合作社的成立与破产呈现相互交织格局。

——段禄峰《欧美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材料二  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指出: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并有少量的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就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法。本法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美农业合作社成立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个时期农村合作社的异同。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

 

(1)背景:①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和农业关系的密切程度。②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趋势加强。③私人商业企业对农民的剥削沉重。④分散的个体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受到冲击。⑤生产合作思想和理论的传播。 特点:①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市场导向。②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③以小农业生产者为主。④属农民自发组织,政府因素缺失。⑤多为业务单一、规模较小的区域性地方组织。⑥此时农业合作社运作尚不成熟。 (2)相同:①都与本国工业化生产关系密切。②都以个体农业生产者为主。③都发挥了集体规模化生产的优势。④实质上都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不同:①经济基础:前者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后者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化基础上。②发展方向:前者逐渐纳入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经济序列,后者逐渐发展成为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主要形式。③政府因素:前者缺乏政府参与,后者为政府全面的引导和支持。④性质:前者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调整,后者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3)①农业合作社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②通过学习借鉴,建设适合国情和地域实际的农业合作社。③要促进技术创新,培育具有科学精神和开创精神的新型农民。③要建设服务政府,稳定扶持政策。④不断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补充政策。⑤保持农业生产者在合作社中的主体性作用和地位,坚持民主的管理和运作方式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一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组织化、资本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大型销售公司、加工企业将大量家庭农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收购他们的农产品,并为他们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咨询、贷款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和农业关系的密切程度;由材料信息“但这种商业资本主义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往往意味着对弱小农民的残酷剥削”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私人商业企业对农民的剥削沉重;由材料信息“分散的农户由于自身实力难以对抗资本市场,开始联合起来,在生产资料采购、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相互支持,通过集体行动实现规模效益,形成风险共担、共享利润的组织机构——农业合作社,用以降低经营风险、抵制中间商的剥削”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趋势加强、分散的个体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受到冲击;由材料信息“1844年,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诞生……将合作运动由理论探讨推向社会实践”得出:生产合作思想和理论的传播。 “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组织化、资本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大型销售公司、加工企业将大量家庭农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收购他们的农产品,并为他们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咨询、贷款等”得出: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市场导向、生产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材料信息“分散的农户由于自身实力难以对抗资本市场,开始联合起来”得出:以小农业生产者为主、属农民自发组织;由材料信息“但业务单一、规模较小,多为区域性地方组织”得出:多为业务单一、规模较小的区域性地方组织;由材料信息“政府多处于观望状态,合作社的成立与破产呈现相互交织格局”得出:政府因素缺失、农业合作社运作尚不成熟等。 (2)“相同”,根据材料一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组织化、资本化程度越来越高”和材料二信息“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出:都与本国工业化生产关系密切:依据材料一信息“分散的农户由于自身实力难以对抗资本市场,开始联合起来”和材料二信息“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出:都以个体农业生产者为主;依据材料一信息“一些大型销售公司、加工企业将大量家庭农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收购他们的农产品,并为他们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咨询、贷款等”和材料二信息“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并有少量的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出:都发挥了集体规模化生产的优势;结合所学知识从两者的实质都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角度补充。 “不同”,依据材料二信息“这就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发展方向不同,前者逐渐纳入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经济序列,后者逐渐发展成为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主要形式;依据材料一信息“由于对合作社缺乏了解,政府多处于观望状态”和材料二信息“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得出:政府因素不同,前者缺乏政府参与,后者为政府全面的引导和支持;依据所学知识从经济基础不同,前者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后者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化基础上;性质不同前者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调整,后者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等角度补充。 (3)“认识”,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建设适合国情和地域实际的农业合作社、要培育具有科学精神和开创精神的新型农民、要稳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规、保持农业生产者在合作社中的主体性作用和地位、坚持民主的管理和运作方式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的创作方法,使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

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

C.《大卫·科波菲尔》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查看答案

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最终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访苏。这反映了

A.国家利益影响外交动态 B.两极对峙苏联处于优势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德国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查看答案

1958年10月,亚非作家会议在苏联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举行,来自中国、苏联、印度、喀麦隆、加纳等40多个国家的作家参加会议。作家们形容这次会议是“文学的万隆会议”“亚非文艺复兴的会议”。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应是

A.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B.促进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

C.加强反殖民主义共同意识 D.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

 

查看答案

面对新政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弹劾总统,而是巧妙的成立特别委员会,在配合法案的同时牵制总统的权力。该材料表明

A.国会赋予了总统更大的行政权 B.新政最大阻力来自联邦法院

C.罗斯福新政对旧秩序产生冲击 D.三权分立体制制约美国发展

 

查看答案

1930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国外待了四年后重返莫斯科。然而,他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等。这说明

A.新经济政策导致了市场萧条 B.经济结构失衡影响人们生活

C.世界经济危机已经波及苏联 D.苏联经济状况整体出现下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