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纪欧洲人们习惯用拉丁语写作。但14世纪以来,用本民族语言写作的人越来越多,如薄伽丘用意大利语方言写作《十日谈》,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受到大家欢迎。 这一现象
①强化了天主教会的控制 ②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推进 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亚欧大陆各文明的跨文化交流已经存在了很多世纪。但是直到16世纪和17世纪初,各个民族——不仅是亚欧大陆上的各民族, 还包括东西半球的各民族——才开始了较为密集而持续的互动往来。造成这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奴隶贸易 D.宗教改革
公元前451年, 为应对平民斗争,罗马贵族和平民各5人组成编订法典委员会。委员们被派赴希腊考察法制,同年归国,制定法律十表,由民众大会决议通过,次年又制定两表,作为前十表的补充,从而形成《十二铜表法》。这反映出
①希腊法对罗马法的制定产生影响 ②平民斗争使罗马走向法制的道路
③平民的权益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④罗马法律充分保障了自由和人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古代雅典的梭伦曾在诗歌中写道:“我完成了这些工作,用我的权力,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 我像我承诺的那样坚持到底。”据此可知,梭伦的改革
A.坚持正义的原则,实现人人平等 B.强调美德即知识,注重道德教化
C.协调了各方利益,稳定城邦秩序 D.铲除旧贵族势力,扩大民主基础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毫无疑问,我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以上材料说明中国
A.已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已全面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C.全面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指出,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
①验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②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③提高了国防现代化的水平 ④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