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的主色调是“红色”。以回顾革命战争岁月为主要内容的“红...

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的主色调是“红色”。以回顾革命战争岁月为主要内容的“红色经典小说”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学实绩,文学创作中普遍洋溢着乐观歌颂的情绪,在思想和风格上皆具备鲜明的“一体化”特点。这一状况(   )

A.是“左”倾错误的体现

B.实现了文学自由发展

C.反映了文学的空前繁荣

D.体现了时代发展烙印

 

D 【解析】 20世纪50年代,文学创作中普遍洋溢着乐观歌颂的情绪,这是当时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及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景的反映,体现了这时期的文学的时代发展烙印,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左”倾错误,排除A;材料信息与文学自由发展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一体化”特点,不能体现“空前繁荣”,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明确指出:无论是在对邓小平生平思想的研究中,还是在对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研究中,“南方谈话”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该学者做出上述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南方谈话”(   )

A.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推动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C.体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新构想

D.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56年中国领导人的部分言论。据此可知,当时中国领导人(   )

1

毛泽东指出: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照抄别国经验是危险的,会吃亏上当

2

刘少奇说:“凡是能独主思考的人就不会跌跤子,凡是照抄的,就会犯错误”

3

周恩来提出:不应硬搬别国的经验,即使别国成功的经验,也须有所选择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外部环境 B.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C.学习苏联经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D.坚持务实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查看答案

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中国人民的全新选择是(   )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组建新的政党

C.学习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D.开展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李泽厚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内在矛盾性造成其不可能取得成功,这个矛盾就是新文化运动者想通过宣传西方个人主义的思想来达到一个救亡图存的集体性目的。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学习外来文化一定要与国情结合 B.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毫无益处

C.西方思想不符合近代中国的需要 D.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有限

 

查看答案

朱元璋在《谕中原檄》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到了近代,与此相似的口号再次被人提出。这个人是(   )

A.魏源 B.孙中山 C.胡适 D.陈独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