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义,这次考试
A. 强化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的政治认同
B. 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定了人才基础
C. 充分暴露了清末科举改革的虚伪面目
D. 折射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这一规定
A. 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B. 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
C.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有史书曾记载: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
A.清朝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清朝不了解世界形势
C.中英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清朝不懂得国际公法
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这表明
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
C.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
D.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
1878年,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公使,出行前与法国沟通,提出公使女眷只跟对方的女宾往来,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并指出这是中国“名教攸关”。法方表示:眷属往来,敬礼有加,绝不干预跳舞宴会。这主要反映出
A.中外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 B.政治斗争决定中外礼仪
C.清朝外交官对西方礼节缺乏了解 D.纲常名教扼杀女性独立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 “扶清灭洋”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打倒列强,除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