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13、1936年中国进出口格局中原料和制成品(含半制成品)的变化,说明当时中国
1913、1936年中国进出口格局
类别 | 进口(%) | 出口(%) | ||||
1913年 | 1936年 | 变化净比 | 1913年 | 1936年 | 变化净比 | |
原料 | 5.3 | 13.4 | +8.1 | 29.1 | 35.8 | +6.7 |
制成品(包括半制成品) | 67.1 | 66.5 | —0.6 | 50.9 | 39.5 | —11.4 |
A.尚未摆脱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阶段
B.进口制成品数量减少已成工业化的国家
C.重农抑商和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彻底抛弃
D.新式工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海内外华人“无论立宪、革命两派的志士,都有将来须仿效联邦制度的设想。”孙中山、梁启超都主张学美国或德国,先搞地方自治。由此可见,当时
A.国人对清朝统治及其政策已不信任
B.海内外华人掀起爱国和革命的热潮
C.清末预备立宪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资产阶级维新派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焚书﹒答周西岩》一文指出,“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人皆可以为圣”从认识能力,认识来源的角度来看,李贽的“生知”说
A.宣传了人类平等和思想自由 B.表达了对专制皇权的不满
C.实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启蒙 D.否定了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如图是著名的雁塔题名帖的一部分。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雁塔题名”是历代进土及第的代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雁塔题名”者获得了当官的资格 B.唐玄奘影响了科举制的发展
C.慈恩寺是政府为科举而兴建的寺院 D.科举制最早用考试法选拔官员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推动了西汉统一进程 D.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老子说“圣哲、明王治理天下,功盖天下,又好像自己不曾做过什么;教化惠及万物、惠及百姓,又使百姓感到都是自身努力的结果”。据此可知,此时的道家学派
A.意在推崇对万物的教化 B.强调社会变化是辩证的
C.期望统治者要无为而治 D.要求治国应取诸子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