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40年英国政府提出战争议案后,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勉强通过,并...

1840年英国政府提出战争议案后,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勉强通过,并且议会“反战派”在辩论中称这场将要发生的战争为“鸦片战争”。“反战派”的做法反映出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不同的贸易理念 B.下议院中平民数量不占多数

C.光荣革命后君主仍然长期理政 D.责任内阁之军事权力的膨胀

 

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府在其最为关心的财政、经济利益驱使下发动了第一次中英战争,体现了其自由贸易和殖民扩张的要求。当时英国的许多国会议员站在事实、法律和道德的立场上极力反对英国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这反映出工业资产阶级不同的贸易理念,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这一做法与下议院中平民的数量多少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英国君主的内容,该表述与这一做法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议会斗争,并未涉及内阁权力的膨胀。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柏拉图《理想国》强调了正义的工具性,说明正义需要树立理性的权威,不能把人仅仅视为有欲望的动物。其目的是为了

A.突出人和人性 B.维护奴隶主统治 C.发展商品经济 D.整个城邦的利益

 

查看答案

为了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这些做法

A.使新的中国政权迅速得到了巩固

B.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

C.使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D.为国家实施计划经济创造了条件

 

查看答案

1937年12月16日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发表即时新闻《日军杀人盈万》,副题为《目击者叙述刚刚陷落的□□□“四天地狱般的日子”,马路上积尸高达五英尺》。这篇报道

A.体现了美国参加二战的根本原因

B.及时揭露了日本南京大屠杀的消息

C.对中国形象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D.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3、1936年中国进出口格局中原料和制成品(含半制成品)的变化,说明当时中国

1913、1936年中国进出口格局

类别

进口(%)

出口(%)

1913年

1936年

变化净比

1913年

1936年

变化净比

原料

5.3

13.4

+8.1

29.1

35.8

+6.7

制成品(包括半制成品)

67.1

66.5

—0.6

50.9

39.5

—11.4

 

 

 

A.尚未摆脱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阶段

B.进口制成品数量减少已成工业化的国家

C.重农抑商和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彻底抛弃

D.新式工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海内外华人“无论立宪、革命两派的志士,都有将来须仿效联邦制度的设想。”孙中山、梁启超都主张学美国或德国,先搞地方自治。由此可见,当时

A.国人对清朝统治及其政策已不信任

B.海内外华人掀起爱国和革命的热潮

C.清末预备立宪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资产阶级维新派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