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社会关系简图。据此分析,当时的雅典
A.贵族与平民界限出现松动 B.开始关注奴隶的权益问题
C.亟需解决财产与权力关系 D.重视细化社会阶层的划分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A.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左”倾错误
B.缓解经济困难造成的严重损失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借国际形势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1950—1951年,国家高等教育部决定放宽工人、农民的入学标准,规定其在完成短期课程后即可进入大学。由此,当时社会上掀起了为工农办冬学和各种业余学校的热潮。但在1953年后,此类政策却逐步取消。这一变化表明新中国
A.照搬了苏联的教育模式 B.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平衡发展
C.已经完成工农扫盲教育 D.高等教育政策背离国家战略
下表为1942—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据此可知,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单位:%)
阶层 | 地主 | 富农 | 中农 | 贫农 | 雇农 | 其他 | |
户数 | 抗战前 | 36 | 7.2 | 28.4 | 54.0 | 5.0 | 1.8 |
减租后 | 2.4 | 6.7 | 38.0 | 0 | 2.5 | 3.4 | |
土地 | 抗战前 | 29.5 | 21.0 | 29.5 | 19.0 | 0.8 | 0.2 |
减租后 | 13.5 | 17.5 | 5 | 22.5 | 0.6 | 3.4 |
A.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B.削弱了封建土地剥削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普通民众来说,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在辛亥革命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变化反映出
A.民主思想在中国成为主流 B.君主制不能应对社会转型
C.共和政体顺应了世界潮流 D.专制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1895年,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在评述意大利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俄德法三国施压日本时,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日本在最近的战争中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这一观点最能说明
A.欧美舆论宣传影响战争进程 B.英国力图支持中国的改良运动
C.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加剧 D.西方媒体掩盖日本的侵略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