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黎元洪割辫子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

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黎元洪割辫子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之前夕;梁启超的一个厨子买菜途中被人割了辫子大哭好几天;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后很久还拖着辫子,傲然走上北京大学的讲台。这些现象反映了

①割辫是政治态度的体现     ②社会习俗变迁的复杂性

③社会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④老百姓受到革命的冲击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解析】 由材料中孙中山、黎元洪和袁世凯割辫的时机可知,割辫是政治态度的体现;由材料中各色人物对割辫的态度可知,社会习俗变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辫子留存与否,关乎的是自己的政治态度,与审美观念无关;由材料中梁启超的一个厨子的经历可知,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革命的影响。综上,故选C。AB不全面,排除;D包含错误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购、赋税、征兵、战争和关于战争的谣言感到厌烦。法国的统治通常意味着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行政管理的质量印象更深刻的时候来临了。”这里作者意在强调拿破仑的统治

A.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 B.提高了各地行政管理的质量

C.激发了被征服地区的民族意识 D.加强了法国的军事独裁统治

 

查看答案

古希腊智者亚里士多德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下列能体现其求真精神的主张是

A.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B.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C.人不能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D.形式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查看答案

表格内三首诗反映了康熙帝不同时期的事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洱海昆池道路难,

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

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

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

此日方同万国欢。

万里扶桑早挂弓,

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

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

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

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A.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

B.收复雅克萨、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叛乱

C.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

D.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平定噶尔丹叛乱

 

查看答案

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最后唐太宗对东突厥的处理办法是

A.允许大部分人居住在原处,设置羁縻府州,以其首领担任都督、刺史

B.实施强行内迁少数民族于中原的策略,分散其部落,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

C.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落让其互相牵制,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

D.采取怀柔政策,保全东突厥各部落,教之以礼仪,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

 

查看答案

秦简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观其树木“野美”,而令禁伐湘山树;《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据此可知

A.秦简是第一手的考古资料更具有可信度

B.秦简和《史记》互证秦始皇“伐湘山树”

C.《史记》为史家名著,记述可靠性更强

D.史实记载受记述者立场影响而产生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