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组成。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平衡与制约。
——摘编自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宪法的生命力首先来自于它的精神实质。美国宪法不是单纯确立政府体制的法律文件,它奠基在特定的社会和政治理念基础之上,与人类对理性政治与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吻合,它不是海市蜃楼式的,而是配以明确的原则。美国宪法有一个基本预设:使不同时代的不同利益集团(群体)能够通过妥协不断修正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使各自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满足的同时也使宪法不断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在中央政府权力构建方面是如何实现“分权与制衡”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中利益集团的“妥协”有哪些?分析美国宪法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教育部下发2017年1号文件,要求把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确定为九一八事变,用“十四年抗战”取代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并对教材相应内容进行调整,确保突出“十四年抗战”这一概念。这一文件的下发,快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因为这一改变并不是简单地数字的变化,而是具有诸多深远的意义。
(1)结合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有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深远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是自视为“天朝上国”,将一切邻国都看成是夷狄,强调“夷夏之辨”。建立在此种观念上的中外关系是中国与“藩属国”和“朝贡国”的关系。1840—1842年鸦片战争的失败打破了中国“宗藩体制”下的对外格局,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一部分先进的爱国人士振袂而起,对中国传统的对外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在“条约体系”下,他们理性地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外交思想,晚清的外交开始步入近代化。
——摘编自《传统中国对外关系在近代嬗变的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2年前后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废约外交”,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摘编自《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废约外交”的背景并对此进行简要的评价。
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落下,反映了苏联不复存在,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B.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C.历史观点和历史叙述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1974年3月,尼克松说:“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他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参与和合作,又要在经济和政治方面与美国唱对台戏和持对立态度。”而勃兰特(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在欧洲政治合作会议上指出: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做法直接影响欧洲的权益。这反映了当时
A. 欧洲与美国的矛盾尖锐
B. 欧美具有共同的外交政策
C. 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据统计,从1946年到1986年,联合国安理会共行使否决权223次,平均每年5.57次,其中95%以上是美苏两国使用的。这说明
A.美苏意识形态冲突淡化 B.美苏两国控制了联合国事务
C.联合国失去了公平正义 D.联合国成为美苏斗争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