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在山西的一个村庄里,外国记者贝特兰亲眼看到大雨滂沱也冲不散台下密密麻麻的群众,他们冒雨在临时搭起的舞台前看话剧,“它的主题是武装农民参加游击队”。这说明当时
A.民众娱乐生活贫乏 B.中共重视宣传动员
C.群众抗日运动高涨 D.敌后武装力量壮大
1923年11月,登记在册的国民党党员人数仅3649人;1925年,国民党入党党员人数为27411人。这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国民党影响扩大 B.共产国际的支持
C.国共合作的实现 D.北伐战争的展开
如表为1913年和1918年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表(单位:马力)。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年份 | 1913 | 1918 |
动力 | 43448 | 82750 |
A.厂矿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B.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工业
C.重工业实现了长足进步 D.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命奕劻、李鸿章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逐步推出各项“新政”。这说明清政府
A.迫于形势作出改变 B.积极响应列强要求
C.加强对内控制力度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奖励民间开矿、制定火轮车、轮船及其他“器皿技艺”,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其意在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维护广大民众利益
C.获取西方国家支持 D.解决太平天国危机
鸦片战争后,湖南、福建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茶叶,他们将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这种状况表明
A.国内市场受到了列强控制 B.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C.民众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D.中国商品竞争力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