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希望用法先王、行德治的方法,使当时动乱的社会恢复稳定,人民所受的痛苦得以减轻。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孔子倡导的“仁”学,是以调整阶级关系为出发点的。他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摘编白朱绍侯、王育济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与孔子的“仁”相对应,并能与之媲美的是古希腊雅典伦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善”。苏格拉底是在对宇宙进行思辨以及对自然哲学的批判中提出了“善”的根源性思想的,把“善”的根本性意义贯彻于对伦理道德的研究,致力于人的心灵的改造。苏格拉底提出改造人的自我灵魂所依靠的根本力量是知识。
——摘编自刘彦生《论中西哲学伦理方向的分异一孔子“仁”与苏格拉底“善”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仁”学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经济学人》杂志指出:“目前的全球一体化只是一种选择性的现象,有的国家获益,有的国家则没有。其意在说明
A.全球一体化推进较为困难 B.经济全球化下的利益失衡
C.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指出,美国的援助不能零敲碎打,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国家联合提出一个总体方案,作为美国援助考虑的基础。这说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控制 B.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
C.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如表为1933—1938年美国国家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表(单位:万美元)。这可以说明当时美国
年份 | 1933 | 1934 | 1935 | 1936 | 1937 | 1938 |
金额 | 122332.9 | 238086.5 | 253251.2 | 311901.3 | 265391.8 | 323660.0 |
A.工人失业问题并未解决 B.提升国家行政权力
C.经济改革重点转向救济 D.重视社会秩序稳定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为解决这一困境,苏俄(联)
A.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D.实行了国家工业化
19世纪后半期,德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经济转变。在大约30年时间内,将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工业技术国家。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统一的完成 B.民主制度的确立
C.科技革命的开展 D.经济政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