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

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应符合大道的要求,并提出“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主张。材料体现了黄老之学

A.崇儒抑法的学术理念

B.消极遁世的处世态度

C.兼采百家的治国之道

D.背离道家的哲理核心

 

C 【解析】 从战国后期“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以“道生法”为基础,申明君主权力、“刑德相养”、阴阳微彰等内容,可见黄老之学兼采“儒家、法家”的治国之道,C项符合题意;黄老之学是以道家为基础的,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对国家政治、刑德关系的阐述,体现了黄老之学对治国理论的研究,B项不符合题意;《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以道家哲学为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A.遭到了普遍反对

B.忽视了道德教化

C.最终必然会失败

D.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查看答案

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如《论语》所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反映出,孔子

A. 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

B. 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

C. 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

D. 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生存竟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概括材料中“阶级斗争”学说发表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趋势……工人的巴黎公社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2)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3)简述材料中“第一次飞跃”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于1796年离职,但他早在1792年就开始构思自己的“离职演说”。他强调“政府的统一”相当重要,这不仅能让美国人成为“一个民族”,而且更是独立“大厦的主要支柱”。他敦促美国民众,“你们应当正确估计全国性的联合对你们集体和个人幸福的巨大价值。”他着重强调美国人是“出生或选择住在这个共同的国家的公民”,“这个国家有权要求你们专注地爱它”。他鼓励民众将自己的“美国人”身份置于州名身份之上,将爱国主义置于“任何因地域差别产生的名称”之前。他再次强调指出,美国取得的成就是“群策群力的结果,经历了共同的危险、苦难,迎来了共同的胜利”。

——玛丽·格兰特《剑桥美国史》

材料二  孙中山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行使各项职权……随后,孙中山大总统发表就职宣言,承诺将推翻满清统治、重建和平,并促进商贸发展。大总统表示将为国鞠躬尽瘁,帮助国民实现和平、独立、富强民主的梦想。他说,一旦清帝逊位,国家恢复和平,他将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郑曦原《共和十年·政治篇:<组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华盛顿“离职演说”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宣誓就职”的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从欧洲大陆就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探险成功发财致富的消息。作为一个岛国,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在历史的大机遇面前,英国所拥有的这一巨大的地缘优势逐渐显露。伊丽莎白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她很快地成为英国海外贸易的积极支持者和直接参与者。伊丽莎白不仅授权商人组织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还出资入股,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状,授予这些商人和冒险家种种在海外伤天害理的特权,以从中牟取红利,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就是这时的产物。在这些伦敦商人精明的算计和大胆的海外冒险中,英格兰一步步走上了通向日不落帝国的道路。

——摘编自《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惨败,令国人感到异常愤怒,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民间迅速传递到清廷,由是,大清被迫正式迎来庶民参政的高潮。海防、海权再次成为上下共同的目标。1906年,政务处的一份奏章里,明确出现了海权一词。而海军处也于1907年建立了。从这一年开始,海防、海军、海权、海洋,在中国社会上下都形成了一种新的认识,也正是从此时开始,中国人开始了其艰难的重入海洋之旅。

——张远方《失海500年:中国海洋大国的没落与崛起》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英国成为海上强国的历史背景及晚清政府为维护海权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海权”意识增强对当代中国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