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康熙后期诸子争储的教训,雍正帝在即位之后不久,即于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宣布了秘密立储的决定。他写下储君之名,密封藏于厘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又另书密封一匣,随身携带,以备不虞。这一政策
A.标志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相比嫡长子制继承制是历史倒退 D.导致储位纷争不断干扰政局稳定
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节度、观察使等大量召辟文人担任幕僚,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选官权过于集中带来的弊端,并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可见该举措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B.是藩镇割据的重要表现
C.弥补了科举选官的不足 D.导致中央权威不断丧失
韩国磐先生在研究三省六部制度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吏部演变稳定从未发生变化 B.户部与兵部的演变过程完全吻合
C.礼部演变由单一到分散繁杂 D.隋唐六部制与前朝存在承继关系
秦汉时期,皇帝主持朝议时,经常让与会大臣对某些重大问题进行辩论,最后由皇帝裁决,是为廷争。据此可知,廷争
A.削弱了君主专制权力 B.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C.适应了皇权政治需要 D.解决了群臣的分歧
西周人认为延绵宗嗣是后代的义务,以祖先崇拜代替商人尚鬼的信念。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家国一体观念强化 B.神权与王权的分离 C.地缘政治格局打破 D.人定胜天思想形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苏对抗越来越激烈。同时,亚非拉被殖民地区纷纷开展民族独立运动,取得独立与解放。而社会主义中国自成立之日,就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美国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还反对它加入联合国;并在日本、韩国、台湾、南越、菲律宾等周边地区设置军事基地,驻扎重兵,对中国实行军事包围。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的泥潭,想尽快脱身;日本、西欧成为美国在经济上的竞争者。而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更多的国际承认,并于1971年进入联合国。在美国国内,商界渴望开展对华贸易、自由派政客也呼吁重新思考对华政策……尼克松总统决定结束对中国的遏制,转而采用一项新政策,与中国合作以遏制苏联的势力扩张。(他访华后)美中贸易总额迅速增长,中国开始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东西,中国与更多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摘编自基辛格《大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并指出中国采取的外交对策。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