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1)根据材料一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宰相、议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

材料二 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行政机构。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在权限、性质方面的不同。

 

(1)解读: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宰相、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统率军队等大权。宰相由皇帝任命,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只对皇帝负责。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受君主控制,无权控制内阁。总之,在德国君主立宪制下,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德意志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2)权限:英国内阁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明朝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意志,供咨询,掌票拟权。性质: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明朝内阁是君主的内侍顾问机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解析】 (1)结合材料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决定对外政策等,且议会的法律必须得到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宰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内阁工作,任期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权力很小。德国君主立宪制度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2)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就权限而言,英国内阁掌握行政大权,明朝内阁供咨询,掌票拟权,无实权;就性质而言,英国内阁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在斗争目标上有何很大不同”,并说明五四运动的新特点。

材料二  1929年—1932年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探索出的革命道路,并概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    

——毛泽东《新民主义主义论》1940年

(3)中国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存在“特殊”之处。根据材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央集权的政治功能,根本在于保障国家的版图统一,而国家的统一对百姓而言是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否则分裂必然导致内战,内战则百姓生灵涂炭。由此,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何中央集权对于我们这样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行为具有如此深厚的影响和心理基础,以至于今日依然规制着我们变革的基本方向和选择空间。

——摘编自搜狐网《曹锦清、刘炳辉: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功能,古代中国政府的国家治理举措。

材料二 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张纸撕了,掷在地上。赵普不作声,把地上的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粘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为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皇帝和宰相(丞相)关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

 

查看答案

(加试题)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查看答案

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查看答案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揭开了筹建新中国多党联合执政的序幕

B

1964年1月28日,法国《世界报》刊登了中法两国建交的公报

中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

C

1964—1974年十年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

D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