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在评价《藏书》时说:“盖我此书,此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凿凿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这表明《藏书》
A.成为科举应试的官方教科书
B.因离经叛道在民间广为流传
C.思想仍属于儒学体系的范畴
D.以讽刺程朱理学为思想主旨
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自宋太祖易以文臣牧民,而后天下渐得苏息,历代因之,皆享国久长,民不思乱。”这句话着重强调宋代
A.文臣治国政策的重要性
B.地方设置通判的必然性
C.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
D.完善三省体制的进步性
下表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镇户兵比例表
镇别 | 户数 | 兵数 | 户:兵 | 兵数出处 |
魏博 | 74498 | 70000 | 1.1:1 | 《旧唐书》卷一二七《洪经纶传》 |
成德 | 63604 | 50000 | 1.3:1 | 《旧唐书》卷一四四《阳惠元传》 |
武宁 | 37251 | 30000 | 1.2:1 | 《全唐文》卷七一六《使院新修石幢记》 |
泽潞 | 26059 | 20000 | 1.3:1 | 《旧唐书》卷一三二《李抱真传》 |
淮西 | 12867 | 50000 | 0.3:1 | 《旧唐书》卷二一四《吴元济传》 |
由表可以推知,唐代中后期
A.藩镇拥兵自重脱离中央控制
B.战事多导致军事参与率较高
C.朝廷军队征兵标准日趋严格
D.呈现出北强南弱的战略态势
魏晋以前盛行钟、鼓、罄一类的敲打乐器,此类乐器使用往往用来显示主人身份等级。魏晋时期,钟、鼓、罄等乐器已经失去了昔时的辉煌,活跃于社会上的大多是可携带的乐器,如古琴、长笛、筝、琵琶等。这一变化表明魏晋时期
A.市民阶层壮大冲击等级秩序
B.传统伦理观遭到了严峻挑战
C.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
D.儒学丧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
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
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
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
春秋初期齐桓公首开礼贤下士之风,战国时期诸侯招贤已蔚然成风。《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向天下士人广发求贤令,开出了“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丰厚条件。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B.法家思想已取得了独尊地位
C.私学出现动摇了王室的统治基础
D.士阶层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