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4年李登辉接见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时称:“中国现处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4年李登辉接见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时称:“中国现处于分裂状态,在台湾海峡西边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海峡东边有一个中华民国。”1995年5月28日,李登辉在台南一次演讲中称:“中华民国在台湾已存在84年,有自己的主权,与中国大陆已分裂分治,中共才40多年,说我们(台湾)是他们(中共)的一部分。别开玩笑了。”

材料二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胡锦涛与连战(国民党)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成功地访问了大陆,访问期间,他一再强调“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材料五  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于2005年7月8日上午在南京拜谒了中山陵,并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哀悼遇难同胞。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勿忘国耻,两岸中国人必须团结、奋斗,“统一尚未成功,同胞仍须努力。”7月12日下午新党在北京饭店举行记者会,总结大陆之行。新党表示,接受“一中原则,九二共识”,进而提出“一中两制”的思维,追求两岸和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登辉的基本观点,分析其实质。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3)据材料三、四、五分析台湾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有何相似之处。三党主席接连访问大陆说明了什么?

 

 

(1)把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土主权分裂开来,否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分)其实质是分裂祖国,搞“台独”。(1分) (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持反对“台独”。(2分)主要目的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3分)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2分)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两岸分歧,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共同维护台海和平与安全,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2分)说明“一个中国”是两岸中国人的共识;“台独”不得人心,其图谋不可能成功;促进台海和平交流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望。(2分) 【解析】 试题(1)本题材料“中国现处于分裂状态,在台湾海峡西边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海峡东边有一个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在台湾已存在84年,有自己的主权,与中国大陆已分裂分治,中共才40多年,说我们(台湾)是他们(中共)的一部分。别开玩笑了。”反映了李登辉把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土主权分裂开来,否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实质是分裂祖国,搞“台独”。 (2)本题材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反映了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持反对“台独”。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材料提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新党表示,接受“一中原则,九二共识”,进而提出“一中两制"的思维,追求两岸和平。这反映了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与中国共产党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 三党主席接连访问大陆说明“一个中国”是两岸中国人的共识;“台独”不得人心,其图谋不可能成功;促进台海和平交流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大业·台湾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的重大外交举措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注:指新中国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概述该原则提出与完善的过程?

材料二中俄关系成熟而稳定,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20年前,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5年前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是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内涵。……中俄关系打破了西方对大国关系的传统认识,是让西方人开眼的21世纪大国关系。

——摘自2016年6月28日人民网文章《普京“旋风式”访华观察:中俄联合声明18次提“支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俄关系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其中“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查看答案

1945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对我国对外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这实质上说明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

B.苏联实力比美国强大

C.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D.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查看答案

下面的历史照片记录了1947年初发生在德国西部的一场抗议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注:抗议牌上的文字为“我们要煤炭,我们要面包”)

A.马歇尔计划具有现实基础

B.国家分裂加剧了德国困境

C.法德和解存在着较大障碍

D.德国成为“冷战”的前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