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商人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二,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优秀的官吏
B.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C.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秦以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的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刘邦方面必须“承秦”,另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反映出
A. 汉代中华文化尚未出现融合
B.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
C. 秦由于未从俗而治导致灭亡
D. 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 | 职能 |
奉常 | 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
典客 | 主管少数民族及其外交事务 |
宗正 | 主管皇室事务 |
治粟内史 | 主管国家财政 |
少府 | 主管皇室财政 |
A.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
B.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C.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D.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至春秋时期,家臣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异姓家臣的任用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家臣的选任逐渐突出贤能的重要性,家臣的职能由管理卿大夫家事扩展到执掌国家政权,家臣权力上升且家臣身份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家臣制变化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B.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宗法制的发展完善 D.社会阶层固化趋势逐步增强
近代列强侵华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阅读以下有关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境略为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道光二十一二年(1841~1842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1860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彼族实能觇我要害,制我命脉;而我所以失事者,由于散漫设防,东援西调,未将全力聚于紧要数处。”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发挥(中国)内部的潜在能力”。
——摘编自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材料中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阅读材料三,结合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是如何被迫满足外国贸易发展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