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提出:(雅典)“民主制度往往可能是低效率的,有时还可能是腐败性的,但它能把人民和政府以其他制度所没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该学者认为
A.公民人人参政导致了政府的低效
B.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腐败的根源
C.雅典政治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D.民主制度提升了城邦至上的观点
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始密且速矣。”从中可看出清廷军机处的“廷寄”制度
A. 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军权
B.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兵部办事效率
C. 成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D. 便于皇帝控制全国军政大权
洪武年间“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降至仁、宣二朝,内阁权力虽然有所加重,但大学士“职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明朝中后期,严嵩因“结诸阉人”,方得长期秉政;张居正也需讨好太监冯保,方能执掌国柄。这些现象表明
A.内阁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权力系统 B.内阁宦官专权导致皇权不稳
C.内阁与宦官勾结导致明朝政治腐败 D.尚书实际上掌握了行政大权
元朝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但是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材料中处应是
A.吏部和兵部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中书省和枢密院
D.尚书省和军机处
“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商人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二,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优秀的官吏
B.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C.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